【骰子的爸爸叫曹植】
為慶祝今天捕獲了
四面、八面、十面、十二面、二十面骰
共11,000顆
特別來Po一篇《桌遊課》
「骰子篇」裡的短文來慶祝一下
「骰子的爸爸叫曹植」
據說骰子是三國的曹植發明的。誰是曹植?就是那個才高八斗、「相煎何太急」、七步成詩的大文學家。
一代梟雄曹操共有二十五個兒子,其中他最疼愛的是才華洋溢的老三曹植。曹操多次想跳過老大曹丕,立曹植為太子,正因此,種下了兄弟相殘的因。
曹操死後,曹丕繼位,痛恨弟弟的哥哥終於找到殺人的理由。
曹丕對曹植說,老爸病危時,你居然不在他身邊,這實在是太可惡了,所以我要判你死刑。但念在兄弟一場,給你個機會,如果你能在七步之內完成一首詩,就免你一死。
讓我們想像一下,曹植每走一步,就擲下一顆心中的骰子:六點、一點、生、死……
想像一下,擲下的骰子,像撒下的豆子,一個在地上滾,非生即死,一個在鍋裡滾,生死哀號。
滾著、滾著,一首以豆子為主角的詩出現了:「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,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。」
一切都是因為想像。
如果沒有想像,就沒有美麗的文學。如果沒有想像,骰子就是死的正方體。正是因為想像,世界開始充滿了可能性。
但……據後來出土的考古文物顯示,中國早在春秋以前就有骰子了,曹植應該只是改良者。骰子最初的用途是占卜,後來才演變成後宮嬪妃之間的遊戲,拿來賭酒、絲綢、香袋等物。
至於西方,骰子出現得更早,五千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就出現了它的蹤跡。
就算曹植不是骰子的生父,也是骰子的繼父。
想像一下,骰子的爸爸居然是曹植,那簡直給人一種「浪蕩的賭徒卻流著文學的血液」的想像。這樣的身世設定實在太美麗了,它讓骰子這個賭徒,充滿了翻身的可能。